邯郸“泥人张”潜心钻研“泥塑”30年

时间: 2024-01-08 00:17:14 |   作者: 安博电竞登录



  记者发现,在张金山的作品中,部分作品是采用石膏、树脂、硅胶等材料制作而成。他和记者说,作品无论采用何种材料,都要以胶泥为基础。“胶泥是一种黏土,需要在土地深层才能找到,我使用的胶泥都是从峰峰或郊区的大坑中一点点收集来的。”张金山边说边指着墙角的一桶胶泥,“这些胶泥不能直接用,必须砸成小块,放在倾斜的地板上用水泡软为止。”

  张金山的泥塑作品多为泥娃娃,个个表情活泼、栩栩如生。他和记者说,泥塑源于民间,题材主要来自于民间民间传统文化,泥塑生动的形态充足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捏、搓、揉、点、刮、刻……多年的泥塑经验,练就了张金山一身本领,尤其是人物塑像,令人称绝。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人像速捏是泥塑中的高难技艺,需要人在静止时才能创作。张金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记住人物形象,快速用泥巴将人物形象反映出来。一位女士曾因自己少了一只耳朵而无法在照片上完美展现自己的容颜,于是她找到张金山,张金山最终帮她用泥重塑一只耳朵模具,并以硅胶为原料做成假耳,成功完成了照片的拍摄。

  对于泥塑工艺的传承,张金山至今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的儿子曾经学习过泥塑,但最终放弃了。张金山之前曾想过外传,但泥塑不同于其它技艺,还要良好的美术功底和修养。张金山说:“无论社会如何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智能化、机械化的作品始终没有办法代替传统工艺,这就像是手擀面和机器压面,人们还是喜欢手擀面,因为它包含了人的感情在内,泥塑一样能根据人的想法表现一种形态、一种精神,这是任何机器都没办法实现的。我始终相信,这种传统技艺,一定会传承下去。”

  在第11届深圳文博会上,保定曲阳县组织河北工艺美术大师闫玉伟、马若特等人携带200余件雕刻、泥塑精品参展。图为5月17日,游客在欣赏闫玉伟的泥塑作品。

  今天,“艺术家部落杯”第二届河北省泥塑技艺大赛在曲阳县羊平镇圆满结束。来自全省各地的60余名泥塑技师参加此次大赛。

  随着春节的临近,有着百年历史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泊头市军西村“三痴斋”泥塑迎来制作高峰期,当地农家艺人忙着制作兔爷、孩童、福禄寿三星等各式泥塑,供应北京、天津、济南等地的文化庙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