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砂浆系列
时间: 2024-03-27 19:26:33 | 作者: 聚合物砂浆系列
、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
(1)教师用“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等关键词去启发学生,使其通过知识迁移,了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2)指导学生制作“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的表格,一方面进行知识整理,另一方面面对成就表,谈谈工业革命中的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体会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3)继续用图表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工业革命的线性程:棉纺织部门→动力部门→交通运输部门。
(4)可以重点从“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以及“世界连接为一体”两个方面分析讨论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在本专题中,第三节较为重要,第二节相对次要。②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扩大,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逐步发展,世界连成一体;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全球一体化,形成地球村。这一过程中,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市场形成、殖民体系等形成均很关键。③抓住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等具有阶段特征的概念作对比讲解。④删除(人民版)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难以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⑤略讲瓜分世界的狂潮一目。⑥比较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了解瓦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对世界的影响;了解工业革命中机械化的历程,调查工业革命成就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应用情况;认识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养成识读经济图表的能力,注意搜集生活中有关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材料。
结合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改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由学生总结自己身边交通工具和方式的演变;从整体上认识英国历史发展,整理出英国变成全球工厂的过程,认识英国打造世界工厂的措施的全面性;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社会进步,又给人类带来一些问题,结合学习请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并找出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注意历史发展中经济史材料、数据和图表的阅读,养成务实的经济分析习惯。
总结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和自然观,确立以人为本、关注生活品质的意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关注科技发展的方向,培养崇尚科学、不停地改进革新的精神;科技没有国界,科技成果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改造经验积累的结果,而现实世界中科技的竞争十分激烈,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重点:英国工业革命成就;英国发展经济变成全球工厂的措施;世界市场形成和成熟。
二、难点:世界市场成熟过程中,如何认识列强在进行殖民扩张的争夺的同时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一些基本准则。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如果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就得导致革命。而革命解放了生产力,从而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又是怎样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呢?或者说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又是怎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巩固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3、探究: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的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为什么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
材料1: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吨。
材料2: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反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材料3:1760年,英国5-10人万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超越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材料4: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它们不想灭亡的话—彩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5、P80学习思考: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气候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队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世界上很多工业化国家都经历了“建设――破坏――治理”的老路。请你调查一下,本社区的垃圾是怎么样处理的?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⑵条件:①必要性:A、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由于呢绒出口的猛增,圈地养羊盛行,18世纪,英国圈地运动的开展剥夺农民直的生产资料,形成庞大的无产者队伍,提供了为手工生产提供了大量必需的大量劳动力。B、资金“英国殖民者积极发展海上贸易,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还通过海上劫掠、贩卖奴隶、殖民战争等,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这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C、技术“另外,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这些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D、资源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引用材料“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宣言》”
说明工业革命开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到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了法国,变成全球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由于英国国内外市场扩大了,商品销售量随之增加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只有英国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期首先在英国发生。
棉纺织部门——冶金、采煤业——动力——工厂制兴起——交通运输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4、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每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慢慢的变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垮。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也猛烈冲击着落后国家的旧思想和旧制度。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涤荡了封建势力,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包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不再是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反动剥削本性的暴露,无产阶级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展开斗争,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工人运动逐渐兴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无产阶级一出现就开始了,对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逐渐重要的影响。
[城市化] 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或城镇化。由于城市工业、商业和别的行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增长而引起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集中化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产生而开始的,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从1800年到1950年,地球人口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23倍。
⑷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更重要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间的交流推向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奠定了初步的基础。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变成全球工厂。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的条件,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交往也更方便快捷,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⑸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分离,转入工业生产,然后,又被机器排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消极影响:⑴补充指出,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引导学生看P80页“学习思考”加以理解。
⑵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⑶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5、根据调查回答。答案提示:本题要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实际来讨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开展拓展性学习,写作小论文。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掩埋;焚烧等等。农村:城市化破坏生态和自然地形地貌;水污染;噪声和大气污染;人文环境改变等。
答案提示:要注意运用政治学科知识来分析。法制性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市场经济需要健全的法制作为规范、依据和准则;各种经济规则和法令保障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4、P80学习思考:英国贸易有什么特点?答案提示: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原料进口占比例大。
5、P81学习思考:读一读左图,想一想英国从1750年到1865年国际经济地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已成为19世纪国际经济地位中最重要的国家。 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幅度的提升;英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英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⑵政府采取了一些经济措施:A、政治方面:民主化改革(三次议会制度改革、职业警察制度)B、经济方面:自由主义思潮;C、法制方面:法制化建设;D、外交方面:“炮舰政策”;E、文教方面:兴办教育。
2、具体表现:看教材柱状图,增加对教材的理解。指出此时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⑵①根本动力:工业革命;②必要性: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③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④联结纽带:交通运输业发展;⑤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形成标志: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
3、世界市场逐渐成熟:国际经济交流根本原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理智,信用增强,标志其逐渐成熟。
18世纪下半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的资本主义快速地发展并要求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上一篇:市长信箱
下一篇:2023重庆天然气价格最新价格